气候变化影响妇幼健康,专家建议相关政策纳入性别和年龄视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43:00    

4月7日,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阚海东在世界卫生日主题分享会上表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温、洪水和空气污染均会对我国妇幼健康造成较大威胁。他呼吁更多人关注气候变化与健康,尤其是公平性视角下气候变化对不同群体的健康影响。

分享会由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志愿者社群联合北京大学空气—气候—健康集成研究计划与交流平台(ARCH)秘书处共同举办。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分为行为因素、代谢因素与环境因素。阚海东指出,我国妇女和儿童行为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代谢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概率都较低,环境因素是主要的健康威胁。其中,气候变化作为环境因素的重要部分,对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关于妇幼健康的政策、干预手段、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等工作较少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我们国家的妇女儿童很少有‘三高’的症状,也少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对他们来说,把环境整治好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他们发病和死亡的发生。”他强调,未来需要将更多的环境要素纳入妇幼健康政策。

气候变化会带来极端高温或低温出现的频率上升。阚海东课题组开展的针对我国272座城市温度与死亡关系的研究显示,全国14%的死亡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有关。其中,女性居民死亡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有关的比重为17%-18%,明显高于男性的13%-14%。极端气温也会增强儿童的健康风险,最新研究显示,热浪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且此种影响具有城乡差异。

阚海东课题组针对亚洲地区的研究显示,洪水显著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孕妇流产的风险,也提高了婴儿死亡的概率。不仅孕产妇受这些影响,还有更广大意义上的女性和儿童。

阚海东认为,妇女和儿童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体现了越发紧迫的环境不公平问题。“气候变化已经对妇幼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特别是孩子。但孩子并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却要无端承受气候变化的后果。”他强调,应将性别和年龄视角纳入气候政策,在制定环境、气候政策时强调公平性主题,强化妇幼卫生系统韧性及资源公平分配,守护妇幼健康和人类繁衍。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实习生 覃缨淇

相关文章:

2025年长治市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场活动暨第21届汽车文化节活动开幕04-11

衔接地铁站!太原将新开通2条公交线路04-11

“坟头草”事件:既要破除偏方迷信,更要警惕认知偏见04-10

“顶级掠食者”来京,莲花池公园上演“鱼鹰捕鱼”04-10

江华人民医院:免费体检惠民生 情暖夕阳护健康04-10

晨起看日出 暮见栖鸟飞一一湖北省武汉市汤逊湖沙滩潮玩项目奠基04-09

特朗普签令!04-09

一季度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7.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