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优化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助企行动再加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17:00    

  今年3月底,依托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系统和评标评审专家库,自治区首个盟市间远程异地分散评标项目——赤峰新城实验中小学建设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结束后,代理机构内蒙古正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苹评价:“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模式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保障了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紧接着,乌兰浩特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满洲里市高层住宅建筑燃气管网改造项目、乌拉特中旗温更镇一镇一品特色养殖基地项目……全区各盟市接连完成了当地首批远程异地分散评标项目,标志着我区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规范化、透明化迈上新台阶。

  “这种模式借助全流程电子化系统的智能随机匹配副场,实现了全区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合作、跨区域专家协同评审,为招投标公平公正交易提供了生动范例,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助企行动的创新举措。”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邱元慧介绍说。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实践,以“数智转型”为引领,按照“区级统建、三级共用”原则,建成全区交易“一张网”系统,并在全区推行应用,构建起统一规范、利企便民、服务高效、监管协同的公共资源交易新生态,实现了交易“一网通办”、监管“一网协同”、服务“一网集成”、资源“一网共享”。全区“一张网”交易系统上线以来,已累计进场交易3126个项目(标段),累计成交金额达334.48亿元。

  为加速优化营商“软”环境、加强赋能发展“硬”实力,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构建起统一平台,推动全区交易“一网通办”、建成了全区统一网上交易服务大厅,统一登录入口、统一项目入场、统一信息发布,推动工程建设、自然资源、政府采购等各类交易全部纳入“一网交易”平台,实现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一门入、一网办”。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和网上不见面开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专家抽取等各项交易环节全部线上办理,全面优化交易流程,实现市场主体“零跑腿”、专家信息“零泄密”、交易过程“全透明”。

  强化监管创新,推动监管链条“一网协同”。建立智慧协同监管机制,制定出台《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监督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异常数据推送工作规程》等制度规则,实现市场主体、中介机构、交易过程信息全面记录、实时交互。研发工程项目围标串标预警分析系统,构建全方位围串标线索分析指标体系,建立数据筛查监测模型,自动预警推送围标串标、标书雷同、异常报价等71类异常行为数据,形成全链条协同监管闭环。

  深化数智融合,推动服务场景“一网集成”。依托全区交易“一张网”系统,全面集成金融服务、CA互认、电子保函、政策推送等高频服务事项,持续降低交易成本。探索“机器管招投标”改革,综合运用数智化技术,推动招标投标各环节模式变革、效率变革,用机器“管范本”“管招标”“管评标”“管监督”,从根上解决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打牌子”“提篮子”等腐败易发频发、市场准入隐形壁垒等问题,切实筑牢风险堤坝,让民营企业“公平获得入场券”。开展“数智交易”建设试点,深化AI与交易服务融合创新,探索全面部署智能大模型DeepSeek,加速核心场景开发应用,赋能交易全过程智能风控与智慧监管,助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共建行业生态,推动资源要素“一网共享”。着眼解决专家、场所资源不平衡、投标企业“本地圈、熟面孔”、专家打“熟人分、感情分、利益分”等问题,统筹推进交易系统、场所服务、内控管理三个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统一评标专家、场所工位“资源池”,推动全区专家、场所资源聚起来、通起来、用起来,深化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实现交易业务一网覆盖、资源要素全区通用。推行“100%随机副场、100%随机机位、100%随机专家”的“三随机抽取”和“1+N”多点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区域一体化,不断完善评标评审机制,提升交易项目评审质效。(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许敬)

相关文章:

枣庄高新区以“增植”提升工业园区“颜值”04-12

北方大风进入最强时段 中东部多地迎剧烈降温 全国天气一览→04-12

10级大风到底有多大?130斤记者直接被吹跑04-11

投行再出问题,国元证券月内又接罚单,为数不多一季报投行业务表现出色04-11

国晟科技:子公司中标2.25亿元光伏组件采购项目04-11

深交所: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以“长期主义”之光照亮“价值投资”之路04-11

注意防范!中央气象台预警5连发04-11

冷空气登场 北方大范围风沙来袭 南方将迎来今年来最强风雹天气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