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彘(zhì)”这一酷刑,说起来,还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后发明的:将戚夫人砍去手脚、挖掉双眼、使其丧失听力、灌食哑药、再将她扔进茅厕里,续命数日。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古后妃争宠家常便饭,为什么只有吕后,对情敌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段?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看了吕后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也就能理解,她为什么会这样做了。
01 女人嫁老公,千万别倒贴
吕后嫁给刘邦,让人很难以理解。
当时的刘邦,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家徒四壁不说,还成天不务正业,好酒好色。老大不小了还没有成亲,但是,却在外面和人偷情,有个私生子刘肥。就这样的一个人,不知道吕后的父亲看上他什么了。
而吕后一家,也算是富贵人家。他们原本住在山东单父(今单县),因为在家乡得罪了人,又因为吕后的父亲——吕公,与沛县的县令交好,就举家搬到沛县来定居。
据《史记》上说,是吕公在宴席上见到刘邦,觉得此人面相不凡,前途不可限量,就当即做主,将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
《史记》虽然是一部史书,但是,有关刘邦的章节,却充满了玄幻色彩。
例如,《史记》中是这样描述刘邦的母亲刘媪(ǎo)如何怀上刘邦的: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刘邦的父亲)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史记·高祖本纪》
也就是说,汉高祖刘邦,不是他父亲刘太公的儿子,而是刘邦的母亲,和龙交配生下的孩子。司马迁这样写,为的就是告诉世人,刘邦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创立西汉政权,是天命所归,因为他本来就是龙子。
所以,史书上记载的,吕后的父亲是因为刘邦有帝王之相,执意要将女儿打包白送给刘邦的说法,也不一定就是真的。说不定,是刘邦使了什么手段,才将年轻貌美的吕后给骗上手的。
吕后一个只知道绣花的闺阁小姐,嫁给刘邦后,不但要学习生火做饭、下地锄草干活,还要伺候公婆,抚养年幼的2个孩子(没准还要养那个私生子刘肥)。
而身为丈夫的刘邦,不但成天不着家,还尽干一些不靠谱的事。例如,刘邦有一次押解犯人去骊山,因为疏忽,大多数犯人都逃走了。刘邦害怕到达目的地后,会被责罚,就干脆破罐子破摔,将剩下的犯人都给放了,并且带着十来个愿意跟随他的犯人一起,躲去了芒、砀山一带,害得吕后一个妇道人家,要只身去给刘邦他们送吃的用的。
婚后这种种的一切苦难,要是搁在其他女人身上,估计早就撂挑子不干了。但是,吕后却一点怨言都没有。
等到刘邦起兵去打仗,吕后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汉二年(前205年)四月,项羽大破汉军,并且要去抓捕刘邦的一家老小。虽然吕后他们提前逃跑了,可是,半道上,吕后和刘邦的父亲,还是不幸被项羽的军队抓住,当了俘虏。
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史记·项羽本纪》
吕后在敌营过着怎样的生活,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即便项羽不难为他们,那些负责看守的士兵,也不会对他们有多好。可刘邦呢,他身边早就有了美人环伺。直到汉四年(前203年),楚汉订立“鸿沟之约”,吕后和刘邦的父母才被放了回来。
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史记·项羽本纪》
吕后原本以为,终于可以一家团聚、苦尽甘来了,可是,却有更大的威胁在后面等着她。
02 男人发达了,就会抛弃糟糠妻
刘邦纳戚夫人为妾的时间,史书上并没有具体记载。只知道,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还是汉王的时候,遇到了戚夫人,并且生下了儿子刘如意。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史记·吕太后本纪》
刘邦时刻将戚夫人带在身边,很少见吕后。吕后的儿子刘盈,虽然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刘邦一直不喜欢他,认为刘盈 “为人仁弱”,处处比不上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当然,这都是戚夫人,日日夜夜在刘邦耳边吹枕边风的功劳。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史记·吕太后本纪》
在戚夫人的鼓动下,刘邦终于提出想废了太子,结果,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如果刘盈残暴不仁,估计那些大臣还会考虑一下,但是,如果只是因为刘盈仁慈,就要废了他,这个理由也太牵强了。可是,刘邦和戚夫人并没有知难而退。既然明着不行,那就来暗的。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黥(qíng)布(英布)造反,刘邦正在生病,于是,就让当时才14周岁的太子刘盈,代替他领兵去攻打黥布。看似顺理成章的安排,但却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可是,吕后通过张良,请来给刘盈当智囊的著名隐士“商山四皓”,却看出了端倪:
“太子这次如果打赢了,会让陛下有所忌惮;如果打输了,又会被陛下治罪,两头不讨好。更何况,太子根本就不可能打赢。那些带兵的将领,怎么会听一个毛孩子的调遣。我们听说,戚夫人天天陪在陛下身边,陛下经常抱着赵王如意说,‘我是不会让不肖子居于我的爱子之上的’。可见,陛下是铁了心要废太子。”
“商山四皓”让吕后赶紧去求刘邦,还要边哭边求,就说:太子刘盈搞不定那些跟随刘邦打江山的老将们。如果硬要让刘盈带兵出征,不但打不赢,还会让黥布肆无忌惮,进而大举进攻。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这场仗打输了,不但达不到废太子的目的,连大汉江山,乃至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命,都会保不住。
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待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彊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彊。’”
——《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当然不傻,戚夫人和刘如意固然重要,但是,倘若这江山都没了,立太子有什么用。于是,他只得亲自领兵去打仗。
刘邦为了让刘如意当上太子,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让一个14岁的孩子去领兵打仗,亏他想得出来。就是霍去病这个军事天才,第一次带兵攻打匈奴时,也已经有17岁了。刘盈这次死里逃生,吕后想想都后怕,心里肯定是恨死了戚夫人。
可是,刘邦和戚夫人还不死心。刘邦的身体每况愈下,更加想在临死前,立刘如意为太子。张良苦苦相劝,没用;叔孙通死谏,还是没用。
直到有一次,在燕国的宴会上,刘邦看到太子刘盈身边,有4个鹤发须眉、精神灼灼的老者,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感到很好奇。询问之后得知,这4个80多岁的老人,就是自己多年来求而不得的“商山四皓”——东园公、甪(lù)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这时,刘邦就知道,自己已经很难撼动吕后和刘盈的地位了。如果他再固执下去,不但废不了刘盈,还会给刘如意和戚夫人带来杀身之祸。刘邦只好劝戚夫人放弃争储的心思。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史记·留侯世家》
03 女人可以有野心,但别没脑子
刘邦临死之前,也是为戚夫人和刘如意安排好了后路的。他担心自己死后,吕后不会放过戚夫人母子,于是,就采纳了赵尧的建议,让周昌去担任刘如意封地的相国。
周昌向来为人耿直,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年刘邦要废太子,周昌站出来极力反对。吕后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还特意跪在了周昌的面前。
既罢,吕后侧耳於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史记·张丞相列传》
所以,刘邦想,到时候如果周昌阻止吕后不要杀刘如意,没准吕后会念在以往的情分,卖周昌一个面子。
刘邦一死,吕后起初也没打算立即将戚夫人置于死地。戚夫人不是仗着年轻漂亮么,吕后就让人将戚夫人剃光头发、在脖子上戴上铁箍,让戚夫人穿上囚衣,罚她在永巷里舂(chōng)米。
吕后大半辈子都在跟着刘邦吃苦,干农活、做家务、在敌营当人质,而戚夫人却跟在刘邦身边享福。吕后就是想让戚夫人也尝尝她年轻时候吃的苦头,好让戚夫人明白,今天她吕后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应得的。
戚夫人就算不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在赵国的儿子,如果这个时候肯向吕后服个软,估计也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可惜,戚夫人虽然人长得漂亮,到底是个没脑子的,居然还编了首歌谣,天天在那里一边干活一边唱。
戚夫人舂(chōng)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
这首歌谣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当娘的就快被吕后这个老妖婆给折磨死了,哪位好心人给刘如意带个话,让他赶快来救命啊。
诸侯王擅自离开封地、进京来救自己的母亲,想造反吗?戚夫人还真是不嫌事大。
可以想象,吕后听了戚夫人的这首歌谣,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我都没把你们母子给一刀结果了,你倒敢让你的儿子起兵造反了!
这时候的吕后要是再没有什么行动,那她也就白吃这么多年的苦了。
于是,便有了吕后将刘如意从封地骗入皇宫毒死,并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吕后大可以让戚夫人死得痛快一点,但是,这些年吕后所吃的苦,以及戚夫人和刘邦加在她和鲁元公主、刘盈身上的痛苦,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让吕后释怀的。
戚夫人不晓得她的那首歌谣是什么意思吗?当然知道。在她内心深处,就是想让刘如意造刘盈的反,赢了的话,她就是皇太后了。比起爱儿子,戚夫人可能更爱她自己。如果真是为了子女着想,应该像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一样,用自己的恭顺有礼,换来儿子的平安喜乐。再说了,戚夫人本来就是一个妾,对正妻恭敬,也是她应守的本分。
04 吕后让刘盈看人彘,才害得他不理朝政吗?
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后,还叫儿子刘盈来参观。吕后觉得,戚夫人也是刘盈的敌人,刘盈理应来看看敌人的下场。
可是,刘盈的心理素质显然没有吕后强。根据史书记载,当刘盈认出面前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居然是之前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时,都被吓哭了,还大病了一场。之后,刘盈就觉得很愧疚,不再过问政事,终日与美酒声色为伴。
孝惠(刘盈)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史记·吕太后本纪》
身为一个皇帝,如果为了这点事,就不问朝政,显然很说不通。连司马光都觉得,即便吕后残忍,刘盈身为吕后的儿子,劝过了,哭过了,也就差不多了,没必要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戚夫人,而丢下刘邦留给他的江山基业,更不用把自己身体搞垮了,简直是“过分固执于小仁,而不坚持大原则”。
臣光曰:为人子者,父母有过则谏;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安有守高祖之业,为天下之主,不忍母之残酷,遂弃国家而不恤,纵酒色以伤生!若孝惠者,可谓笃(dǔ)于小仁而未知大谊也。
——《资治通鉴·汉纪四》
《史记》中对汉惠帝刘盈参政的记载很少,似乎是要坐实,他就是受了戚夫人“人彘”的刺激,才不理朝政,这都是吕后的错。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曹参接替萧何,担任相国(这位曹相国的曾孙曹时,后来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曹参成为相国后,终日饮酒作乐,什么也不过问。惠帝刘盈看不下去了,于是,叫来曹参的儿子曹窋(zhú),让他回去私底下敲打一下曹参:“你天天喝酒,不处理政事,也不向皇帝请示汇报,怎么当的相国啊?”
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
——《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窋(zhú)回到家,就按照刘盈的话,去问父亲曹参。结果,曹参将曹窋给打了一顿,让他别没事瞎操心。刘盈听说了之后,气不打一处来,将曹参叫到跟前:“你为什么要打曹窋?是我让他这么问你的。”
曹参听了,马上脱下官帽,一边谢罪、一边问刘盈:“陛下觉得您和高祖比,谁更圣明、更英武?”刘盈答:“当然是高祖更圣明英武了。” 曹参又问:“那我和萧何比,谁更能干?”刘盈说:“萧何比你强。”曹参便说:“既然高祖和萧何都比我们强,那他们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我们只要贯彻执行就好了,不应该过多干涉,您说对吗?”刘盈一听,觉得有道理。
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参)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上曰:“君似不及也。”
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参遵循的,正是刘邦所采用的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即便后来吕后当政,也未曾改变。汉文帝、汉景帝,也依旧严格执行。事实证明,这在西汉初期,确实让经历了连年战乱的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逐渐过上了富足安定的生活。
曹参去世之后,百姓们还编了首歌谣,夸赞相国曹参的这种“不作为”。
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史记·曹相国世家》
史书上说的,吕后让刘盈参观“人彘”,害刘盈荒废朝政、掏空身体,应该只是为了借机抹黑吕后。吕后毒杀刘如意、惩罚戚夫人,发生在惠帝元年(前194年)十二月。而刘盈怪曹参不理政事,发生在惠帝二年(前193年)。所以,刘盈并没有因为戚夫人的事,被吓得“因病,岁馀不能起”,也没有从此当起甩手掌柜,他只是听取了曹参的意见,实行“无为而治”。
对于刘盈的这种“无为而治”,《史记》给出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看看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他倒是管得多啊,把自己搞得累死累活不说,国家还被他弄得一团糟。所以,不是越“勤政”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相关文章:
收割机的工作原理(玉米收割机工作原理)11-18
凝固剂有哪些(食品添加剂-凝固剂)11-18
固定资产成新率的计算公式(固定资产评估方法的介绍)11-18
发财树扦插繁殖方法和技巧(可以“扦插”7种花沾土生根)11-17
良禽择木而栖什么意思(清风箴言 | 良禽择木而栖)11-17
爱情像什么(为什么说爱情像个鬼)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