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决定上诉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上诉人必须是依法具有上诉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上诉人则是对原判决或裁定不服的一方。
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或裁定:
并非所有的判决或裁定都可以上诉。可以上诉的判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第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的判决,以及按照第一审程序对案件再审作出的判决。可以上诉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的裁定、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以及驳回起诉的裁定。
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上诉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提起。对于一审判决,上诉期限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对于一审裁定,上诉期限为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上诉请求的范围:
上诉请求应当明确,且仅涉及对原判决或裁定的不服部分。如果上诉请求仅对共同诉讼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担有意见,不涉及对方当事人利益的,未上诉的同一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如果上诉对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及共同诉讼人之间权利义务分担有意见的,未上诉的其他当事人均为被上诉人。
综上所述,决定上诉的关键在于:确保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选择可以上诉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并且上诉请求明确且合法。
相关文章:
最高法:2024年执行工作实现“三升三降”,信用修复人次上升04-08
山东“入室抢婴贩卖案”暂未宣判 被抢当事人姜甲儒:除了判死刑,没有其他任何期待04-02
会同法院:执行利剑再出鞘 惠民暖企有温度03-19
6名中学生微信群辱骂同学判担责,律师解读03-17
初犯一般判刑多久01-18
行政拘留档案多久消除01-18
诉讼费退回要多久01-18
民事庭审后多久出判决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