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德将军子女简历(开国少将杨斯德的故事2.1)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4 08:21:51    

杨斯德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时任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

一、将军简介

杨斯德(1921—2018),别名杨润南,曾化名李一明、陈惠国,山东省滕县(今滕州市)人。1936年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滕县农民抗日训练班第1期学员,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队员,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2大队2班战士,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敌工部训练班学员,山东纵队直辖第4团政治处敌工股长,八路军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股长兼特务第2大队政委,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干事,115师教导第2旅5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115五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敌工科干事,115师教导第2旅6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115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敌工科干事、科长,滨海军区第1军分区(滨北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股长兼胶(县)高(密)办事处副主任。参加了赣榆、胶县、诸城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胶东军区前方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民联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0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第34军兼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鲁南、莱芜、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34军兼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东军区公安第13师政委,空军第21师政委,总政治部敌工部敌工处处长,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兼广州联络局局长,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兼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

2018年9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二、将军生平

杨斯德(1921—2018),别名杨润南,曾化名李一明、陈惠国。1921年11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滕县(今滕州市)南沙河镇杨杭村一个农民家庭。

1936年7月,陈公祠小学毕业后,考入滕县乡师,不久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1月,参加了滕县“农民抗日训练班”第1期,后编入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5月,任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2大队2班战士。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春,到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敌工部训练班学习。后任山东纵队直辖第4团政治处敌工股长,八路军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长兼特务2大队政委,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干事。

1940年冬,任115师教导第2旅5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

1940年2月,任115五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敌工科干事。6月,任115师教导第2旅6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

后任115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敌工科干事、科长,参加了攻克赣榆城。

1943年11月任滨海军区第1军分区(滨北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股长兼胶(县)高(密)办事处副主任。

在对日大反攻中,参加了胶县、诸城等战斗的瓦解敌伪工作。

1946年7月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

参加了莱芜战役,荣立特等功,后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胶东军区前方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民联部部长,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2月,以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军132师为基础,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第34军100师,杨斯德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后任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2师政委,第34军兼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参加了渡江等战役。

1949年10月任第34军兼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

1950年11月,南京警备司令部调归华东军区公安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改编为公安第13师,师长符成珍、政委杨斯德,仍担负南京警备任务。

1951年11月,空军航空兵第21师在上海大场机场组建,下辖61、63团,师长蔡园、政委杨斯德。

1953年任总政治部敌工部敌工处处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6年任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兼广州联络局局长。

1964年4月晋升少将。

“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被打成“5.16”分子,被关押5年。

1974年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1985年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兼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

1998年离休,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高级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顾问等。

2005年9月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2015年8月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8年9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三、“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

杨斯德的父母以务劳为生,自己不识字,吃够了没有文化之苦,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1936年7月,杨斯德从陈公祠小学毕业后,考入滕县乡师,并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冬,日军相继占领了泰安、兖州等地。

1938年1月,杨斯德响应党的号召,“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参加了由共产党员王见新、李乐平等在善固村创办的滕县“农民抗日训练班”第1期。

不久,在“农民抗日训练班”的基础上组建了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

5月,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被编为第2大队,杨斯德在2大队2班当战士。由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于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不满17岁。

1939年春,到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敌工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返回鲁南,任山东纵队直辖第4团政治处敌工股长,八路军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长兼特务2大队政委。

1940年,与2大队大队长刘祥汉一起回到家乡滕县进行扩军,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就扩军200余人,组建了一个新连队。

四、赣榆策反

1941年6月,杨斯德任115师教导第2旅6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115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敌工科干事、科长。

赣榆县城是日军位于海州地区的重要据点,守军是伪“和平建国军”第71旅,共1600多人。

为了拔掉这颗钉子,杨斯德组织了对该部伪军的政治攻势,并派李德新、徐忠信打入伪军内部,同71旅1团团长黄胜春建立了关系。

杨斯德约黄胜春见面,晓以大义,指明出路。黄胜春表示“身在曹营心在汉”,愿意为八路军服务。

一次,我军俘虏了71旅1团上尉副官刘连城。刘是东北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杨斯德亲自找刘谈话后,决定将其释放。刘回去后积极进行秘密活动,建立了一些外围关系网,并利用职务之便,经常向我军传递情报,成为我军的可靠“内线”。

1943年11月,滨海军区决定攻取赣榆城。

11月19日半夜,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率686团、23团和部分地方部队悄悄到达赣榆城外。以军事手段和政治争取相结合,杨斯德随战斗英雄何万祥的突击队,在刘连城、徐忠信等内线关系的策应下,首先打进赣榆城。

此战,滨海军区以牺牲3人的代价,一举全歼伪“和平建国军”第71旅1600多人,活捉伪旅长李亚藩,解放了赣榆城。

战后,杨斯德因敌工工作出色,受到滨海军区的通令嘉奖,并升任滨海军区第1军分区(滨北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股长兼胶(县)高(密)办事处副主任。

1944年11月,杨斯德协助谷凤鸣等人,争取了伪莒县保安大队莫正民部3500余人起义。该部被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第2旅,杨斯德再次受到军区通令嘉奖。

1945年1月,杨斯德参与领导了策动诸城伪军张希贤部反正,被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第3旅。

在对日大反攻中,杨斯德随山东军区第1师参加了胶县、诸城等战斗的瓦解敌伪工作。

1946年7月,山东滨海区撤销,成立胶东区下属的“滨北专区”。将原滨海区的胶县、高密、诸城、莒北及滨中专区的藏马县,划归胶东区领导,与原南海专区的胶高县,设立“滨北专区”。杨斯德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

参考资料:

1、王兵、杨传杰《滕州籍开国少将杨斯德将军:一生戎马、一生传奇》

2、澎湃新闻《97岁开国少将杨斯德逝世 被誉为“策反将军”》

3、程冠军《杨斯德:我的“潜伏”故事》

4、《杨斯德:淮海前线起义中的“少将高参”》

相关文章:

重庆最值得去的景点推荐:这6个地标景点快点收藏12-18

世界上叫“几内亚”的国家,咋就那么多呢?12-18

上海迪士尼酒店攻略12-18

浙江杭州旅游攻略:超详细攻略,爱了12-18

嘉兴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尽享江南风光12-18

柳江古镇:四川藏得最深的一个古镇12-18

网友分享香港澳门三日游深度攻略(超详细)12-18

探寻自然秘境,尽赏信阳汤泉池的温泉奇迹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