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结案是指 案件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完成,并作出生效判决或裁定,从而终结审理程序。具体来说,法院结案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作出生效判决或裁定:
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该案件的审理,并作出了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从而终结了该案件在法院的审理程序。
自动履行完毕:
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判决或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案件因此得以执行完毕。
强制措施执行完毕:
法院通过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执行完毕案件。
和解协议达成:
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因此得以结案。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
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法院可以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
上诉或申诉终结:
在结案后,法院将不再受理该案件的上诉或申诉,除非有新的证据或事实出现。
综上所述,法院结案意味着案件已经按照法律规定作出结案处理或者已经执行完毕,案件审理程序已经终结,判决或裁定具有法律效力,不再接受针对同一事实的进一步诉讼。
相关文章:
三原法院:综治中心与法院齐发力 共筑“青春防护盾”04-08
最高法:2024年执行工作实现“三升三降”,信用修复人次上升04-08
办公场所提前解约,承租方要求对方支付搬家费获法院支持04-06
北京一房东偷拍情侣租客,获刑04-05
玻利维亚大选将于8月17日举行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