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低保的流程和评定标准如下:
申请与受理
由户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向当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书面的申请书、户口本、身份证、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和结婚证等。
初审与民主评议
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会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对申报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村公示3到5天。之后,指导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并将全部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
审核与公示
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并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的对象,村民委员会会进行第二榜公示3到5天。
审批与备案
县级民政部门收到上报的申请材料后,会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和复审,并进行依法审批。审批通过后,会出批复红头文件。
评定标准
家庭人数与结构:家庭人数越多,生活负担越重。家庭成员的结构(如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或重病患者)也会影响评定结果。
家庭收入与财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基本条件。家庭财产状况(如现金、存款、有价证券、机动车辆等)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困难程度与特殊需求: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收入状况及特殊困难(如重大疾病、残疾等)是评定低保级别的关键因素。
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差异也会影响低保户级别的判定。
其他考虑因素
除了上述标准,还会考虑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健康状况等特殊情况,以及是否有重大疾病、残疾等。
建议
申请人应确保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顺利通过审核。
申请过程中,村民代表的民主评议和公示环节至关重要,有助于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申请人若有特殊情况或难以自行申请,可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
相关文章:
夹层建筑高度是多少02-01
摆摊灯多少瓦合适02-01
外墙彩绘多少钱02-01
卖楼多少层好02-01
水空调耗多少电02-01
厨房插座电线多少平02-01
两p柜机多少电流02-01
墙体能隔多少声音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