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随着气温升高,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就会带着白色绒毛随风飘散,这是它们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然而,这看似有着“四月飞雪”的浪漫,带来的烦恼和安全隐患却也让人苦不堪言。近年来,全国各地精准施策,通过物理防控、“黑科技”等手段推进杨柳飞絮综合治理,尽可能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干扰。
飞絮看似梦幻,却很“扰民”
杨絮和柳絮因其表面易吸附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对于过敏人群来说接触后可能引发皮肤瘙痒、鼻炎甚至哮喘。据东营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海英介绍,杨柳飞絮引起的过敏主要发生在上皮肤和呼吸道。因为柳絮含有油质和多糖类物质,所以易粘附于皮肤表面,或吸附于鼻腔等黏膜处,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过程,变成一种过敏原。“一般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杨柳絮的高发时段。”王海英建议,过敏体质者在飞絮高发期应减少户外活动,必要外出时可以尽量避开杨柳絮指数较高的时段,或者佩戴口罩、纱巾、护目眼镜等防护装置,尽量不穿易黏附飞絮材质的衣物。“外出归来要及时用清水清洗裸露在外的皮肤,并及时清理衣服上的飞絮。如果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
漫天飞舞的杨柳絮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和健康带来影响,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据消防人员介绍,飞絮含有90%的纤维和油脂,表面绒毛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结合,一旦遇明火,可在2秒内迅速燃烧,且蔓延速度极快。此外,飞絮本身十分轻盈,着火后会随风飘散,当它附着到其他易燃可燃物上时,就会引燃易燃可燃物,形成连环火灾。

2025年4月9日,山东济南,护城河附近的老城区,柳絮随风飘落,水面覆满白毛。(来源:视觉中国)
治理难度大,为啥不能换树种
可能有人会好奇,飘絮年年治年年有,为什么不直接把杨柳树换掉呢?
“这是历史选择与自然规律的叠加结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曾表示,杨柳树的生态作用远远大于飞絮的影响,它们生长快,几年工夫就是一片满眼绿,遮阴效果非常明显。柳树树形优美,杨树高大魁梧,而且作为乡土树种,杨柳树耐旱耐寒,对于北方城市来讲,能够为节约大量水资源。如果大量伐除这些树木,会引起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的下降,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
此外,换树种也要考虑成本问题。在淄博临淄某园林公司经理于倩倩看来,像临淄主城区行道树上三四十公分的法桐,包括一些粗壮的杨柳树,换掉很可惜,且投入成本大。不过,自从2019年负责城区的园林养护以来,他们几乎不再种植杨柳树了。即便遇到需要补植的情况,也会选用白蜡、榉树等树种取而代之。

2025年4月9日,北京治理飞絮的“黑科技”投入使用,如能像吸尘器一样拎在手上的“飞絮吸收机”。(来源:视觉中国)
抑制飞絮,“洗剪吹”+黑科技轮番上阵
在山东济南、淄博、滨州等地,飞絮已成为春季的“固定烦恼”。今年,济南出台了飘絮治理方案,对24.6万株杨柳、悬铃木分类施策,分批更新现有飘絮树种;淄博市临淄区派出“降絮突击队”,雾炮车与高压冲气车实施空地协同;滨州市启用无人机喷洒高分子聚合物抑制剂,使飞絮在树上粘结脱落,起到物理防治效果。
北京市除了传统的喷水、剪枝等“洗剪吹”手段,今年还研发了凝絮剂、轻便手提式杨柳飞絮吸收机等黑科技。凝絮剂经水稀释后结合高压水枪、雾炮车,甚至无人机可均匀喷洒于树冠之上,使杨柳絮在树上粘结、收缩,失去飞行能力,进而减少飞絮危害。凝絮剂为无毒无害、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有机物,在后期经过雨水和光照会自然降解。
河南新乡从冬季和春季开始,就对杨树和柳树雌性植株进行了适度修剪,有效减少树枝的数量,也间接降低了树木开花的数量,从而减少了飞絮的来源。通过注射抑制剂,改变树木内部的激素分泌水平,抑制花芽的形成,从而有效降低树木开花的数量。
综合目前情况来看,飞絮治理任重道远,那该如何减少飞絮对生活的影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防护攻略:









(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综合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晨报、齐鲁壹点等)
相关文章:
今年一季度合水县共完成义务植树310亩04-10
“白雪”纷飞,市民出行口罩应对04-07
乐昌含笑哪里树种01-27
青冈树有什么用01-24
玉石床有什么好处01-24
农村地种什么树好01-24
树木移栽费用多少钱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