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行纪|以孔子IP打造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1:03:00    

尼山,奇不过三山,高不过五岳,但因孕育了孔子,拥有了得天独厚的IP,成为中国儒家文化源头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何用好这一文化IP?4月12日,“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尼山圣境,探寻这一项目发展背后的文旅探索。

暮春时节,尼山脚下,一批批的研学团走进尼山圣境。他们在这里寻找儒家2500多年的文脉传承。

《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尽管尼山远近有名,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尼山脚下只有平凡的村落,寻常的山水,波澜不兴。

尼山背后蕴藏着的深厚文化底蕴,如何彰显?

2012年,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明礼生活方式”为文化主题的尼山圣境项目开工。该项目定位为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化修贤度假胜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

“尼山圣境是江苏无锡和山东济宁两地国有企业合作开发的项目。当时之所以选择投资做这个项目,最看重的就是孔子是世界级IP,是稀缺性的文化资源。”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君毅说。

但是,仅依靠文化IP来发展文旅项目,并不一定就能让老百姓喜欢。如何才能更吸引人?

王君毅认为,需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里去汲取,通过文化的转化,“打造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人间烟火气的旅游产品。”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变成活在当代的文化,它才有生命力,老百姓就会喜闻乐见,能够接受。让在庙堂之上的东西走下来,跟老百姓贴近,产生情绪价值,有共情,然后通过现在的科技手段融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特别具有人间烟火气的产品,老百姓就会特别愿意去。”王君毅介绍,去年是尼山圣境正常经营的第二个完整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

对孔子这一IP的开发并未结束。

今年5月1日,尼山圣境二期项目——鲁源小镇,将正式开园。鲁源小镇距离尼山圣境首期项目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公元前551年,孔子的世界就从鲁源村开启。与尼山圣境首期观光型景区不同,鲁源小镇将是24小时业态,涵盖了吃、住、行、游等度假目的地型的休闲业态。

“两个景区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在王君毅看来,24小时业态就是要让人慢下来静下来,然后玩起来嗨起来,围绕大文旅+大教育产业来做文章,未来在这个地方将集聚文化体验、演艺互动、教育培训、研学游学、文创开发等,发挥出旅游长尾经济效应。王君毅预计,未来两个景区年接待游客数量将达到700万至800万人左右。

4月12日,记者在鲁源小镇项目看到,项目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穿着古代服饰的男女,在这里吟诗、习武、作画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体验项目均有不同形式的呈现,仿佛回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

如果孔子能穿越时空,回到2500多年后的鲁源村,他会作何感想?或许这里会是他心中的桃花源。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刘童)

相关文章:

黄河行纪|以孔子IP打造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04-13

敢与不敢,大不一样04-13

独家!美国宣布部分商品免征“对等关税”,美国知名投行分析师:科技巨头们别无选择04-13

枣庄高新区以“增植”提升工业园区“颜值”04-12

刀郎南昌演唱会即将开唱,跟着“668”组合歌声震洪都04-12

花420万美金“查岗”,地图社交风靡越南,500万人深陷“信任危机”?04-12

热搜第一!何同学删除网约车言论,引发网友“是否好评”争议04-12

投行再出问题,国元证券月内又接罚单,为数不多一季报投行业务表现出色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