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跑步为什么难?它的每一步都藏着强大算力 揭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7:58:00    

今天上午,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把机器人这个词拆解一下,有“机器”,也有“人”。机器人跑步和人比起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机器人奔跑这么难,我们人跑起来却这么简单呢?戳视频,跟着“天工”成长日记去一探究竟↓↓↓

机器人跑步为什么这么难?

我们是如何奔跑的?其实奔跑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那么它是如何发生的呢?在人和机器人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老师给出了答案。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主任 李翰君:如果是慢跑,我们主要用踝关节去驱动。小腿后群,踝关节的后面略微发一点力,我们的重心就靠前了,然后我们慢慢地就跑起来了,这是很自然的过程。

记者:我们没有用到大脑吗?

李翰君:最开始用了一下,后面其实都是自然而然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髋关节摆动其实并不是很多,膝关节略微有一点,膝关节起到略微缓冲的作用。

李翰君:可能机器人平衡控制略微有一些问题,所以对它们来说,每一步它的踝或脚都是平着落地的,这样它是比较稳定的。最终它的驱动主要是靠相当于人的髋关节。机器人跑步一直屈膝,我认为是为了缓震。

机器人的奔跑并不像我们人类这般,可以采用顺其自然又省力的奔跑姿态。它们要靠髋关节带动没有什么感知能力的腿和脚去奔跑,每一次落地,膝盖和脚都要经受住全身带来的压力缓冲。这些位置也是天工测试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一次次问题,都需要关节结构设计、材料等同步提升。机器人这个钢铁之躯,全要靠一个个零件和螺丝组合在一起,每一次克服地心引力的尝试,都是对本体的挑战。而更大的挑战是机器人的反应速度还要做到足够快。

李翰君:对于我们人体的调整来说,会有不同的级别。比如很微观的级别,我需要特别快反应,当你的重心靠前了,你会发现你的脚趾有点扒地的感觉,这就是自然而然的。这个反射速度会很快,只有几十毫秒。而如果你是用眼睛去做判断,这就是有意识的,应该是200毫秒以上,但有的时候200毫秒以上,你就摔倒了。如果机器人的处理速度不够快,它就也没有办法维持平衡。

总台记者 张春玲:机器人没有“本能”,只有程序,没有“经验”,只有计算。为了不摔,它必须实时计算未来几百毫秒内的重心、速度、姿态变化,并在毫米、毫秒的尺度内,控制几十个关节协同动作。再比如,它没有肌肉和弹性的肌腱,关节是“硬邦邦的”,如果不想一落地就断,工程师们就得靠计算,通过柔顺控制、抗阻调节、力矩规划,让金属关节学会“软着陆”。这些都要依靠强大的实时算力,算慢了,摔;算错了,也摔。

机器人学会跑步的

武林算法秘籍大概分几步?

第一步,先用模仿学习,学习人类的动作。一般是用动捕设备,照葫芦画瓢。

第二步,学习强化。在虚拟平台,机器人把学来的理论,付诸实践,靠着大力出奇迹的学习态度,成百上千次的尝试,学会了自主奔跑。

第三步,在现实世界走两步。

就这样,不断优化、不断反复在虚拟和现实中跳跃,直到有一天,机器人终于掌握了人类的跑步大法。

机器人跑半马

三个月破解多重难题

和人类比起来,机器人要想更低能耗、更稳定地跑步,确实还需要破解更多的难题。不过本次马拉松,我们看到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机器人从短跑,到21公里的长跑,进步的速度直线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的散热、零部件的稳定性、整机的可靠性、算法的优化、电池的续航等等一系列曾经卡顿的难题,都被一一破解。 21公里的长跑,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是工程问题、更是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可用、可规模化使用的产业问题。

让机器人参加马拉松比赛有何意义?

一个个技术团队的创新和研发,一个个人类工程师的陪跑,才有了今天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让机器人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意义在哪?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对我国机器人产业以及行业发展,又会有哪些助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作出了分析↓↓↓

吴萨:这次“半马”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测试验证的平台。无论从技术层面、产业层面,还是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全面检验和提升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这也充分展示了我国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实力,国产机器人制造企业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拓展国内外市场,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同时也要看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还是进行时,这种真实场景的测试效率是试验室环境的5—7倍,通过参加比赛,也暴露出很多机器人关节过热等问题。这也将直接推动相关研发团队做好优化改进,为国内人工智能和软件开发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机器人跑步为什么难?它的每一步都藏着强大算力 揭秘→04-19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4月18日辟谣榜发布04-18

“教科书式”指导!120调度员370秒救回窒息婴儿04-18

隐形“嘌呤大户”被揪出!不想尿酸升高,这3种食物少碰04-18

川企大调研·有π论⑦丨快与稳的辩证 在奔跑中保持技术定力04-17

事关赛事、路线等!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授牌仪式举行04-15

今年至2027年,苏州实施标准化“七大工程”04-14

夜读|心宽,路就会宽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