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连续四年获评“中国最美县域”……一个一个重量级的荣誉为何给予梅州市梅县区?梅县的“绿”与“美”又怎样与“人”结合?让大家随着羊城晚报走近梅县,解开这“绿美”的密码。

梅县新城
走进叶剑英元帅的故乡——雁洋镇,苍翠巍峨的阴那山,蜿蜒流长的梅江河,一河两岸旖旎的风光,物种丰富的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白墙灰瓦的客家建筑,这里似乎可以找到天、地、人以及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

阴那山樱花园

雁洋镇高枧下
梅县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辖19个镇(高管会、办事处),林地面积273.5万亩,森林覆盖率75.54%,有11个自然保护区、40个森林公园。近年来,梅县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争当绿美广东示范样板”为目标,以开展“双联双建”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工作,全面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在首届《绿美广东竞风华》总决赛中进入全省十强,近两年来在市级林长制和绿美生态建设考核中连续评为“优秀”等次。

梅县生态优美
优秀生是如何炼成的?我们来看看梅县交给人民的绿美“答卷”。
坚持高位推动。梅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绿美梅县生态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重要内容,深入研判部署,制定了《梅州市梅县区开展绿美生态建设“双联双建”行动工作方案》,推动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良好氛围。成立绿化工作专班协调推进,建立区领导干部包镇和典型村、镇领导干部包村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区65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结对19个镇389个村(社区),开展组织共建、资金共筹、行动共振、绿美共管的“四共”活动;3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联系千户群众,发挥“五带头”作用,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植树、管护等工作;全区392家各类企业全覆盖结对联系389个村(社区),全方位、各领域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双联双建”行动,凝聚起绿美生态建设强大合力。

党员干部带头植树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一廊道”理念,围绕打造“三江四线”生态景观廊道,突出山边、水边、路边、镇边、村边“五边”,科学制定绿美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十大工程”,量化2023、2025、2027、2035年四个阶段任务,明确时间表、施工图,全力扩大绿量、提升绿质、增强绿效,力争用10年时间优化林分40万亩,境内国省道全部建成生态景观廊道,打造“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的绿美新城乡。

桥溪古村
坚持重点突破。按照民生为先、先急后缓原则,划分阶段任务、年度任务,开展重点区域绿化提质行动,建设高颜值生态空间。突出美丽县城。规划建设宪梓公园、梅县人民公园,配套建设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着力打造“山城相依,绿美相融”的城市“新绿肺”。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宪梓公园建设,高规格高起点规划人民公园,制定《人民公园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推动首期建设。突出沿河沿路。优化国省道、进城道路、主要河道景观,率先完成梅汕高铁、223省道沿线景观提升,近年重点打造了汕深线城东白渡段12.6公里黄花风铃木大道、东部快线雁洋至松口段10.3公里樱花大道以及丙村雁洋6.2公里万里碧道,省道S223线被评为全省十大最美国省干线公路。突出连线连片。各镇坚持每年种十里树、栽十里花,投入7100多万元,建成45.5公里农村景观道路、11.6公里乡村绿道、95个“美丽庭院”示范村,推动绿美建设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突出古树名木保护。完善保护管理办法,坚持一树一档、应保尽保,建成潮塘千年古梅、松口百年杨桃等古树公园示范项目,努力留住绿美梅县乡愁记忆。

保护古树
坚持示范带动。围绕“一点一特色、一点一品牌”,精心打造省级示范工程,引领梅县绿起来、美起来。投入13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梅畲快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带,打造全长40公里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绿美国道,成为绿美广东研学活动现场教学点。投入3亿多元,在全市率先建设丙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一体推进2镇13村以及23公里沿线“天际线、山际线、水际线”绿化美化,规划建设丙村高速出口迎宾大道、福柚山郊野公园,1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生态宜居村,成功打造绿美城乡示范样板,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代表梅州成功举办首届绿美有我·广东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近年来,投入8000多万元,以城镇周边、重点道路“第一重山”为主,完成14.1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久久为功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一山一色”的森林景观廊道,打造广东最美林相。

雁山湖景区
坚持兴绿活绿。突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落实林业产业奖补政策,谋划打造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林下示范基地5家、特色林企2家,总数居全市前列,获评首批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坚持统筹保障。突出党建赋能,将绿美梅县生态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竞标争先活动的重要内容,近年累计统筹涉农资金,以及交通、公路、水务、住建等部门专项资金4.7亿多元,集中资源力量推进绿美建设各项重点任务。扎实开展“植此青绿·绿美有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动员群众“认种、认养、认捐”,凝聚干群合力。
文|记者 危健峰
图|梅县区林业局
相关文章:
五洲医疗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33.68%,投资现金流净额骤降254.04%04-19
计提超2亿元资产减值,经营现金流净额降超7成,香江控股去年营增利减04-19
陈国豪、邵炜昀等CBA球星领衔,2025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即将开赛04-18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阳山这里凤梨花似海,为村集体经济锦上添“花”04-18
1号演播室直播预告|我们一起种树吧04-18
川企大调研·有π论⑦丨快与稳的辩证 在奔跑中保持技术定力04-17
全方位营造良好电商生态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