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擦边卖枕头,4天爆销100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1:40:00    

来源:首席品牌评论

一个枕头,一场直播,四天破百万销售额。这看似神话的带货奇迹,却裹挟着难以启齿的底色。

4月初,一家名为“毕加索家纺XX”的直播间悄然上线。女主播以“多功能趴睡枕”为道具,用挑逗的肢体动作和“想要上高速,顺坡就下”等暗示语言,将一场普通的家纺带货演变为一场流量狂欢。

短短4天,销售额突破百万,单场直播观众超30万,在线人数峰值达3000人。

商品详情页中规中矩地写着“缓解腰颈压力”,但真正吸引观众的,却是直播间里游走于道德与法规边界的擦边表演。

这场荒诞的营销,暴露了直播行业一种畸形逻辑:流量密码不在产品,而在人性的原始冲动。

事件发酵后,平台迅速封禁账号,但舆论的矛头直指审核机制的滞后性。

从4月3日开播到4月8日封号,平台算法始终在为其推送流量。即便直播间充斥着性暗示话术,审核系统却迟迟未触发预警。

平台是否真的“后知后觉”?

这种滞后性暴露了平台的矛盾心态:一方面高举“内容合规”大旗,另一方面默许擦边内容充当流量蓄水池。

更隐秘的规则在于,擦边行为往往游走于法律边缘。《广告法》第57条虽明确禁止“淫秽、色情内容”,但“性暗示”的界定存在模糊空间。

擦边主播们深谙此道,用“上高速”替代露骨词汇,用肢体语言规避关键词筛查。即便被封号,换个马甲仍可卷土重来。

这种低成本违规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被平台算法纵容的“猫鼠游戏”。

“毕加索家纺XX”的案例绝非孤例。从椰树集团的大胸美女到深夜汽车直播间的黑丝短裙,从瑜伽裤展示到男装试穿的蕾丝吊带,擦边营销早已成为一门显学。

值得警惕的是,低俗内容正以创新之名侵蚀商业伦理。支持者称这是“打工人谋生之道”,反对者痛斥其物化女性、败坏风气。但值得深思的是,当流量成为衡量商业价值的唯一标尺,品牌是否只能向流量妥协?

以擦边枕头为例,其商品详情页强调“缓解颈腰椎压力”,直播间却将产品异化为性暗示道具。这种割裂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集体焦虑,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壁垒薄弱,只能靠营销奇招突围。

天眼查显示,擦边枕头背后的公司是南通比赞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2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针纺织品销售、面料纺织加工等。

一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的公司,却用4天时间撬动百万销售额。

有律师指出,此类直播涉嫌违反《广告法》第57条,最高可处百万罚款并吊销执照。但现实中,处罚往往滞后且力度不足。涉事主播被封号后,换个平台便能重操旧业,违法成本远低于收益。

这场闹剧撕开了直播经济隐秘世界的一角,在流量焦虑的驱动下,部分从业者正滑向道德与法律的悬崖。

擦边营销或许能赢得一时狂欢,但注定无法沉淀品牌价值。当观众的新鲜感消退,当监管的铁拳落下,徒留一地鸡毛的永远是投机者。

相关文章:

央视曝光“租机贷”成高利贷,年化利率达到400%04-13

女主播擦边卖枕头,4天爆销100万04-12

涨跌成疯,恐惧蔓延华尔街:美国股债汇从避风港沦为风暴核心04-12

民企发展正当时丨神州精英 为黑土地定制“营养配方”04-12

东北最大精细化工中试基地项目加速推进04-11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广东电视门户04-10

天汽模拟购东实股份50%股权,标的曾IPO未果04-10

3月被投诉钓鱼网站名单发布,“李鬼”苹果、招行上榜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