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记忆中的橡皮擦”放慢脚步 重医附一院已为80余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手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3:00:00    

第1眼TV-华龙网讯(唐雨)在重庆,阿尔茨海默病也能做手术了。从2024年10月成功开展重庆市首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至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已成功为80余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手术。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能力。按照传统手段,该病主要依靠药物等内科手段延缓进程,但效果有限。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脑内淋巴回流障碍导致代谢废物在脑组织沉积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发病机理,这为外科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程崇杰为患者进行手术。 重医附一院供图

2024年10月,重医附一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在程崇杰副主任医师带领下成功开展了重庆市首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该手术通过将阻塞的淋巴管连接到微静脉,加速淋巴液的流动和排出,减轻代谢废物堆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绪障碍有明显改善。

一周前,72岁的林女士由程崇杰主刀,进行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术后第一天,查房时林女士便有了明显的变化。“手术前她已经不能和我们交流了,现在可以间断地回答问题,而且我们叫她也有反应了。”林女士的丈夫姚先生说,林女士之前还有手足震颤,现在术后缓解了。

4年前,林女士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尽管接受了规范的药物治疗,但病情仍持续恶化,逐渐出现记忆力严重衰退、言语功能丧失、行动障碍、情感淡漠等症状,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今年2月,姚先生通过社交媒体了解重医附一院可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从而延缓甚至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后,便慕名来到了重医附一院进行治疗。

林女士到达重医附一院后,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影像科、麻醉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对其进行了联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完善认知功能量表评估、脑脊液检测及PET-CT检查后,医疗团队再次确认林女士符合手术指征,并于3月底进行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

程崇杰表示,目前重医附一院已为80余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预计本月底将达到100名。

那么,作为我国专家原创的显微外科技术,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到底适合哪些程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呢?

“对于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符合手术评估指标的,轻、中、重度的患者都可以尝试,与其他手术相比,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具有风险可控、管理便利的优点。重度患者术后,大部分能看到明显的改善效果,而轻度的患者,手术主要是起到维持的效果。”程崇杰表示,虽然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已初步展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团队仍将持续开展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远期疗效。

程崇杰强调,阿尔茨海默病由于其发病隐匿,早期常被误认为“正常衰老”,但实际上是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 早期症状主要为短期记忆减退(如反复确认同一件事)、语言能力下降、计划执行困难,如果在患者病情早期能及时地干预,阿尔茨海默病可延缓病情5年以上,降低57%的疾病恶化风险。

相关文章:

央视曝光“租机贷”成高利贷,年化利率达到400%04-13

确诊激增!4小时310例患者涌入医院,竟和它有关04-13

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理,协和医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大型公益活动04-12

上门服务更“上心”,汕头市中心医院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04-12

六旬大叔咳喘一年未愈 竟是鱼骨"藏"肺中04-10

车门“咬断”男子大拇指,医生绣花般一针一线接续希望04-10

一面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04-09

让“记忆中的橡皮擦”放慢脚步 重医附一院已为80余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手术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