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BBM-H901 注射液近日正式获批,该药用于中重度血友病B(先天性凝血因子IX缺乏症)成年患者的治疗,这也标志血友病患者有望迎来革命性希望,告别频繁静脉注射,实现单次给药治疗,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血友病B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或缺陷引起。长期以来,患者主要依赖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或凝血因子Ⅸ替代治疗,需终生频繁接受静脉注射。持续频繁出血,易导致患者关节结构和功能损伤严重,致残率居高不下。该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生活不便,还伴随感染、血栓等风险,高昂的治疗费用也让患者家庭长期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药物主要研究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张磊教授表示,血友病传统疗法需要频繁进行静脉注射,且因子水平会随着外源性凝血因子的半衰期而波动,部分患者还会面临产生抑制物的风险,导致治疗效果下降,这些痛点长期困扰着患者和临床医生。基因治疗药物的获批为血友病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希望。患者通过接受单次给药,在降低出血风险和关节损伤风险的基础上,有望告别需要终身频繁静脉注射的困境,使血友病的治疗目标进一步提升。
据悉,BBM-H901 注射液(信玖凝®通用名: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由信念医药研发生产,武田中国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商业化进程。药物采用工程化改造的嗜肝性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可将含优化的人凝血因子Ⅸ基因递送到患者的肝脏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基因转录系统持续表达人凝血因子Ⅸ,并将其分泌到血液中,发挥FⅨ的促凝血活性。药物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方面显示出稳定效果,治疗后患者年化出血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于2022年先后发表于《柳叶刀-血液病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2022年药物同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孤儿药认定,于2024年获得FDA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RPDD)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先进治疗药物分类认证。
去年召开的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正式发布药物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随访52周后,受试者年化出血率(ABR)均值为0.6,平均FⅨ活性达到55.08 IU/dL,FⅨ药物的平均输注次数从治疗前的58.2次/年降至治疗后的2.9次/年。26名受试者中的21 位(80.8%)在治疗后未出现出血事件,且所有受试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原标题:《血友病B有了基因治疗药物,将有望摆脱频繁注射实现单次给药》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相关文章:
血友病B有了基因治疗药物,将有望摆脱频繁注射实现单次给药04-14
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理,协和医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大型公益活动04-12
上门服务更“上心”,汕头市中心医院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04-12
ETF选择困难?易方达基金厘清四大分类04-11
六旬大叔咳喘一年未愈 竟是鱼骨"藏"肺中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