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盼盼)4月2日,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持续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我省出台《河南省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训与政策激励,加快培养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十大数字领域培育实战型工程师
《方案》提出,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十大数字技术领域,重点培育一批具备科学素养、精于实操、能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工程师。
培育对象涵盖省内在岗或从事数字经济领域的各类人员(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全日制高校毕业学年学生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不包含在内。
十大政策保障 打通职称晋升通道
根据《方案》,培训机构由省人社厅动态管理,优先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龙头企业;评价机构由国家统一遴选,纳入目录的培训和评价机构有效期为3年。
职业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操”培训模式,线上课时占比不超过50%,对完成规定学时和内容的学员进行结业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申报条件的学员,向评价机构申报相关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方案》明确,将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统计范围。取得初、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者可直接认定相应职称,高级证书可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重要依据。高技能人才经培训后也可参与职称评定并择优聘任。
围绕数字产业,优化职称专业设置,构建数字经济职称专业体系,创新数字人才评价机制。对应数字经济领域新职业,分别设立职称专业,拓展各类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成长通道。
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国家公布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职业(工种)给予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可采取“先垫后补”或者“先缴后补、直补个人”的方式。同一人员同一职业(工种)同一层级不得重复申领培训补贴;已享受高等级补贴的,不得再享受低等级补贴。
当前,河南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此次《方案》的出台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抓手,构建覆盖数字产业全链条的人才培育体系,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关文章:
报告:医疗卫生是中国慈善捐赠最集中的领域04-03
魔都人准备好!4月4日起,《时空榫卯》交互展来袭!04-03
AI基建再提速 智传网赋能产业新升级04-03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己被打进了“国家紧急状态”04-03
美国“对等关税”,正式落地04-03
计划总投入突破1亿元,第九届杨浦全球“创业之星”大赛完赛04-02
河南启动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方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