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青岛自贸片区药食同源商品通关便利化改革迈向2.0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8:23:00    

近日,青岛自贸片区发布《关于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开展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通过建立试点品种动态调整机制、放宽企业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流程等一系列重磅创新举措,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共享自贸政策红利,标志着青岛药食同源商品通关便利化改革迈向2.0深化改革阶段。

2023年6月,青岛自贸片区联合市级六部门印发《关于开展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的试行意见》及实施细则,通过创新“食品用途”认定机制,成功破解了传统模式下,药食同源商品无法区分属性按药品标准审批的通关堵点,开辟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新路径。改革实施后,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时效从30天压缩至“即报即放”,企业资金周转提速3倍,仓储成本降低50%,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试点期间,青岛自贸片区通过组织多次“企业座谈会”“业务沙龙”等形式收集企业诉求和建议,以“企业需求主导创新方向”的理念,融合企业需求与先进地区经验,制定出台《实施意见》,通过制度创新赋能企业降本增效,助力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片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立试点品种动态调整体系。《实施意见》增加了部分品种的动态调整机制。针对部分虽未列入目录范围,但市场需求量较大,风险相对较低的品种以及虽符合目录要求,但特定时期下,因受国际环境、区域生态污染等因素影响,食用风险增大的两类品种提出动态管控机制,须在充分研判需求和风险情况,征求相关单位及专家意见予以增加或者删除。动态机制一方面改善了原有目录更新滞后的问题,保障了市场需求量较大、风险相对较低的非目录商品进口;另一方面,对受生态污染、国际环境影响的品种,建立快速响应退出机制。试点品种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科学界定试点品种范围、强化风险预警管理等方式保证了试点品种更加安全可控。

大幅放宽企业准入条件。《实施意见》对贸易类企业取消“贸易额1000万元”的硬性指标,并拓展关联企业范围,将下游关联企业从单一加工企业扩展至生产、经营多类型企业,将政策覆盖至更多企业;针对生产加工类企业取消“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要求,并放宽地域限制,实际经营场所从黄岛区扩展至青岛全市,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集聚。准入放宽后,中小微企业无需受制于贸易规模,更多具备特色经营能力但体量较小的企业依然可参与试点,推动药食同源市场多元化竞争,形成药食同源资源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加快发展药食同源产业新质生产力,促进跨境产业链整合,进一步打造高效便捷的口岸营商环境。

优化重构审批服务流程。《实施意见》将原来每次发放用途证明均需征求上级相关单位意见的“一次一审”模式,优化为:由试点企业集中申报,片区组织联合评审,通过评审的企业进口试点品种时,直接由审批管理部受理、审核、发放《药食同源进口商品用途证明》。通过优化审批环节,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让试点企业更加快捷便利,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审批时限可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如无特殊情况,当天即可办结。

据悉,在放宽准入的同时,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改革2.0版精心设计“承诺制+全链条追溯”联动监管新机制,以信用管理为核心,构建“事前承诺—事中验证—事后追溯”全链条跟踪体系,在突出试点企业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各相关部门加强联动配合,依职责对药食同源进口商品流通和生产领域进行全流程监管,最大限度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持续聚焦改革实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通过引入“药食同源商品溯源”数智化手段,实现“一物一码”全链条监管。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相关文章:

美团官宣:为骑手补贴养老保险04-03

以“营”促赢,以“优”解忧04-03

豆粕期权:成交量持仓量变化 IV上升 4.61%04-03

“一机难求”!“算力租赁+服务”降成本 订单呈爆发式增长04-02

制度创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青岛自贸片区药食同源商品通关便利化改革迈向2.0版04-02

机器人上课都要学什么?机器人大脑训练师告诉你04-02

青岛啤酒:2024 年营收降利润增 亮点多04-02

山东蓝润集团荣获“致敬食品工业70年品牌——成长型企业”殊荣04-01